从无知到傲慢

 

丁仪说完这话就沉默了,两眼茫然地看着无限远方,最后伸手把飘浮的烟斗抓过来装到衣袋中,也不道别,笨拙地操纵着超导腰带向舱门飘去。军官们一直目送着他,当他的半个身体已经出门时,又慢慢地转过身来:“孩子们,你们知道我这些年都在于什么吗?在大学里教物理,还带博士生。”他遥望着外面的星河,脸上露出莫测的笑容,军官们发现,那笑容竟有些凄惨,“孩子们啊,我这两个世纪前的人了,现在居然还能在大学里教物理。”他说完,转身离去。

节选自 刘慈欣《黑暗森林》

waterdrop 《黑暗森林》小说里物理学家丁仪说完上面的话,接触外星人飞船“水滴”后被毁灭

自从上一篇文章引用了大刘《三体》里的“黑暗森林”法则比喻电子货币之间的算力竞争和抑制关系,引起了投资者的热烈反响。我本来是想说明一种威慑制衡的关系,所以只是借用了这个比方而已。开始我也是把大刘的作品当作小说消遣而已,没有当真。可是后来在认真思考比特币和其他一些问题的时候,我发现大刘不完全是在开玩笑。

基金经理

前不久去一个投资界的朋友的饭局,参与者大多数都是投资股票的。我当时本来不想谈比特币,结果却是股票投资者先问起比特币的事。我一想这席间怎么讲的清比特币,而他们感兴趣却是因为看到了高收益。如果我像股评一样鼓吹比特币是毫无意义的,所以我就没说比特币如何好,反而说要注意风险。

这时候一个年轻的“私募基金经理”说,他认识李笑来老师,因为他曾经在新东方上过课,而李笑来曾经让他“关注一下比特币”。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而他现在却对“比特币”感兴趣了,问我怎么开户、投资。

在一块排骨还没放下的时间,我脑子里已经描绘了这幅图景:戴眼镜的金融才俊从名校出来后,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进入了资本市场,经过艰苦的努力,他进入了梦想的投资机构,开始在市场中成长。此时他开始写报告,坐飞机去调研,也在市场上取得了来之不易的胜利。领导开始器重他,朋友们尊他为股神,而他却没有放松对自己的要求,甚至还报了一个新东方来提高英语水平——未来如果发了大财也许要移民,甚至去华尔街炒美股去呢!

然后,新东方有个李笑来老师,告诉他有个“比特币”,可以关注一下。——什么币?比特币?没听说过。唉,虽然他很有名,但不过就是个英语老师嘛,还是我的股票能挣大钱,这个什么币有空再看吧,也许只是一个老掉牙的骗局而已。当然,他回去以后早就忘了那个什么币,大盘天天跌,哪有心思想那些。于是他回到了自己的世界,直到现在。

骨头掉到了盘子里,他在问我怎么开户和交易。我说,嗯,这个吃饭的时候说不清楚,反正就类似于股票吧,你要是有兴趣的话回去查一下就行了。 他说:这个东西是不是很复杂啊,我又不懂计算机,再说了国家政策……  我此时已经不耐烦了,但又要顾及客人的面子,只好说:“你是基金经理呀,把调研股票的劲头拿出来,很容易就研究明白了。”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把我这句话当成了恭维,然后就开始说比特币涨了这么多,自己当初没买真是命运弄人,然后席间众人附和什么早知道就买比特币了,就像十年前买房子一样,我们就发大财了……

这个场景我始终忘不了。因为他就是我的影子。我跟他一样的经历,一样与中国股市做了殊死的搏斗,一样短暂的取得了一些成绩。也许我之后会像他一样,在机构工作,去各地调研,写研报,在微博上加V对宏观经济胡言乱语,在酒桌上被称为股神,给亲戚荐股,对后辈投资者装出一副高大上的样子,告诉他们什么“投机如山岳般古老”之类的鸡汤。直到比特币把我惊醒了——原来不知不觉中,我自己逐渐成了自己曾经鄙视的那种人。

 

站长

诚然,现代社会已经发展到极端复杂,分工详细的地步,任何人也不可能既懂这个、又懂那个,不可能成为全才,意味着必须要有所取舍。还有这么多人从未投资过股票,更没投资过金融衍生品,更别说什么比特币了,而他们生活平静而幸福。而即便在投资者的世界里,全球几百个国家,几十万种投资品种,不可能也不需要全部涉猎和研究。

可是,你之前的成功投资经验让你不仅有了钱,更傲慢了。不仅没时间研究新东西,也不屑于研究这些“破玩意”。你感觉自己似乎看懂了整个市场甚至整个世界,好像自己的经验已经涵盖了所需研究的领域。当看到这些“破玩意”好像要成功的时候感到十分困惑,最后发现已经抓不住机会了而懊悔。

无独有偶,之后有一位我认识多年的推友、站长、甚至是写科幻小说的作家,在网上批比特币。不信比特币很正常,问题是他的问题很典型:“比特币是不是旁氏骗局?”“比特币造成贫富不公怎么办?”。这些问题出自一个大妈我能理解,作为一个做了三五年的站长,对股市和互联网都很理解的,能非常精确预测某个上市公司业绩的专业投资者,竟然如此的傲慢,如此的自大,竟然连创世论文都不愿意读,还问我哪里可以下载代码。

这个问题让我十分痛苦,似乎我看到的不是一个辞职创业的站长,一个优秀的投资者,一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而是一个加了V的四十岁砖家,正在对从转基因到环境污染到地缘政治发表全方位的看法。

不投资比特币、不相信比特币很正常,我也不投资绝大部分的股票,不相信绝大部分的股票。但是现在我不会不懂装懂,发表似是而非的看法(我曾经也这样,看看博客之前的文章就知道了)。一个不懂比特币是什么的,也从没在比特币上赚过钱的人,最好就当比特币不存在——那么多不炒股的人也过得很好啊。而不是事后诸葛亮一般的过来踩一脚,来一句“我早说过,这是一个泡沫”

80、90后的族群,相比他们的前辈已经有了巨大的飞跃。他们会上网,会在SNS上扯淡,会炒股,会投资房地产,甚至听说过比特币。他们对国家有意见,抱怨环境污染,学会了贪污诈骗和嫖*。他们想移民,却又不知道到美国去干什么——也许像《合伙人》里的那个生物博士去养小白鼠也好啊。

他们抱怨房价高、创业难,为什么客户不肯付钱,为什么没办法在股市上套现,为什么网络环境这么差。忘了自己年轻的时候抱怨的“应试教育”,忘了第一次上网和OICQ——它本身也成了一个“巨头”,成了体制的一部分。已经开始拒绝另一种可能,拒绝相信自己不了解的事物。并拿出“投机如山岳般古老”、“没人能和趋势抗衡”、“这不过是一个郁金香”之类的话来教训别人。

然后,一个个其他的世界就对他们关上了大门。

 

二向箔

历史是跳跃发展的。

我开始对大刘小说里提的“技术爆炸”还不以为然,觉得这是很正常的科技发展过程。直到我看到最近这一年比特币算力和价格的增长才明白“对数坐标”是什么意思。

我曾经看了好几遍《股票作手回忆录》,这本书在我的文章里也多次提及。一般投资者看到的都是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和对市场独特而深刻的认识,以及从中获得有关“趋势分析”的思想方法。

而现在我再反过来看《回忆录》,又可以得到更多的提示。回忆录里的那些惊人的操作都是建立在特定的经济背景上的,也就是说,他把握住了机会。机会这个词现在真是用得烂了,而livermore面临的是哪个层次的机会呢?——显然,他的伯利恒钢铁一战,是建立在特殊的基本面环境下的。而K线图只是这种基本面的一个反映。

BX一颗子弹、一次机会,破产地狱或资本天堂

 

在一次大战中对钢铁的大量需求、以及当时钢铁股的状态——钢铁、铁路股是让他赚的最多的一些股票,而1900年的钢铁、铁路股,就是当时最热门的科技股!

这就是对livermore的深层次解读。没错。在20世纪初期,钢铁、铁路就是大牛股,20世纪中期,电器、汽车股就是大牛股。到了20世纪后期,电脑股、网络股就是大牛股。而现在移动网络、社会化网络、新材料和新能源股呢?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第一个结论:有史以来大部分大牛股都是科技股。这背后体现的东西是科技创造的财富被搬运到股市里,股东享受到了科技发展的成果。而落后的股票只不过是财富的再分配罢了。

再进一步想象,股市本身是不是一项发明?如果我们不能把“金融技术”成为“科技”的话,那么也可以说是一项“发明”吧?现在一般人都认为资本市场有助于资源有效配置,发现价格,并提高社会的效率,这本身也是有价值的,因此股市本身是有价值的。这个价值也由投资者和上市公司分享。

再进一步,现代的信用货币制度难道不是一项发明吗?信用货币无中生有,创造了现在的繁荣社会。信用货币(法币)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也许不是最好的,但是毕竟是人类的造物。

按照这个想象的话,我们对经济系统和经济工具进行进一步的改造、提高也是应有之义。即便是严肃的自然科学,如同经典物理,也被认为在极端尺度下需要进一步修正。从没人说某种物理理论就是真理了,而是要研究它还有没有问题,如果有解释不了的地方,是否需要发展新的理论和实验工具。

从这个角度上说,运行了两百年的所谓资本主义经济、才运行了半个世纪的“法币”经济系统、运行了没几年的所谓“互联网金融”,又有何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规律”可言?那些“经济学家”又能扯出什么东西呢?

就好象文章开头的小说里的物理学家说的,200年前的物理学是无力的,因为现实发展的太快了。想当然的就拿出什么“人性都一样”、“郁金香泡沫”之类的200年前的经济学案例和理论,想都不想就套在新事物上面,就像人类舰队面对外星人的“水滴”时那样无力。

现代经济和金融运行的时间极短,以至于很难总结出什么“真理”,我们所总结的都不过是“现象”而已。而有些人却认为这些是“真理”,就如同人类一共见到了两次“黑暗森林打击”,就以为打击只有这“质量点”这一种方式,并自以为是的总结出了所谓“规律”,而面对想都不敢想的“维度武器”时只有坐以待毙。

我们既没有实力,也对未知的事物不了解,但是逐渐已经开始自以为是,傲慢了起来。然后很快就会重复前人的命运了。

 

加速进化的未来

最近朋友们有没有发现一个现象,就是当你看类似于“爸爸去哪了”之类的节目或者看自己的小孩时,发现这一代的小孩是出乎意料的聪明?

有一期TED里说,人类的大脑在这10年内进化了,并且正在加速进化。我认为这也许是真的。这一代小孩所接触的信息量是我们曾经的好多倍,假设我们10岁才接触计算机,这一代的小孩可能3岁就会摆弄智能手机了。所以加以时日,可能未来的20多岁的年轻人,可以比现在更容易的战胜40岁的中年人。我最近见到好几个高中生上课拿手机炒币,这让我感到了恐慌——十年以后,我显然没退休,还在金融市场上混,而现在的高中生将成长为投资者,与我同场竞技。我会不会被他们消灭?

十年以后,世界还会是这样的吗?

如果我们遇到什么东西,都拿出自己那一点可怜的“经验”,来一句“庞氏骗局而已”,结局会如何?

最后以小说中的一句台词结尾:

“弱小和无知都不是生存的障碍,傲慢才是。”

从无知到傲慢》上有31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