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投资笔记(下)

7月已经结束,下面记录一下7月份的投资情况。考虑到7月31日是周一,且我也晚了几天更新,故将净值计算的截止日期变更到8月4日周五。

 

中国股市投资及基金的事项:

我自己的人民币示范基金已经正式结束并清算,按照上一期(2017年7月上)简报的净值1.6147,2017年上半年实现14.25%收益率,2016年8月至今共计实现61%收益率。具体的交易及分析都已经在之前的简报中描述过了,不再复述。

 

最近忙于建立私募基金所需手续之中,手续之繁杂是2015年时没有的,可能也是2015年股灾后证监会为了防范风险,提高了建立新私募的门槛。除了申请牌照时的手续外,备案一支新产品也有诸多限制。我曾经考虑过私募工厂一类的中介机构,后来觉得还是自己控制的公司较为合适,未来还可考虑以FOF形式框架进行投资,也更具有灵活性。

 

谈到私募基金,其实我个人是比较反对以契约制私募基金的形式进行投资的。因封闭期和业绩提成的方式都较难满足价值投资的需要,管理人可能会被迫做一些不想做的事。最好是能以有限合伙形式成立基金投资。但是考虑到现实的税收和制度情况,在中国目前这个还很难实现。当然,也有很多契约制私募甚至公募基金的投资大师在长期取得了优秀的成绩,我也不能过多抱怨,而是积极寻找合格的、认同价值投资理念的投资者,在有限的制度空间内尽可能的做好事情。

 

第一期产品我准备发行一只“成长”型基金,主要投资于中国股市(港股通)中最有成长性的细分领域如电动汽车、互联网、AI等,辅以适度的价值低估(如有)。坚持投资于自己明白的极少数领域,坚持集中投资的原则。虽然我对此很有信心,但可能会造成净值出现较大波动,因此投资人需要有良好的心态以及认同集中投资成长股的价值观。

 

我目前并不准备在网上宣传并从网上拉客户,原因是信任的建立是困难的,在网上推介私募基金也涉嫌违法。但我考虑在基金运作过程中,在合规的前提下(不推介公司名和基金名),适度与投资者朋友分享投资过程和投资理念,等到第一个封闭期(1年)后,如果成绩良好,再以合规的方式向合格投资者推介。第一期产品,为了尽可能的考虑到客户的利益,并最大化客户资产的复利效应,在募集期内申购的客户,首年的管理费定为0.5%,次年1%,不收取申购、赎回费用。业绩提成为客户在赎回时总收益10%以上部分的四分之一,如果客户不赎回就不提取,可以最大化客户的复利增值。

 

对于第一期产品和公司运营的费用,只能由我个人暂时垫付,等到封闭期结束后有人退出或发行第二期才考虑基金公司的盈利。

 

关于基金公司和产品的详情,按照合规要求是不可以在网上推介的,且目前手续也没有完全办好,我会在合适的时候通过微信公众号等形式向合格投资者推介,届时会再发一篇帖子。另外这边也有很多线下的朋友有意申购,目前初步定为规模在2-3千万为宜。

 

说完了基金的事,还是要说说国内股市。在港股和美股都创出新高的大背景下,A股要独熊于世界还是比较难的,因此盘面会呈现出跌不下去的情况,看空是不合时宜的。但是所谓成长股经过一年多的爆炒,估值多达到30-40倍以上,更不要说次新股。我以前看简直说过股票PE炒到40以上就进入自由王国了,深有同感。但是这只限于可以操纵的小盘股,而目前优秀的成长股普遍都达到了500亿以上的市值,仅仅依靠操纵无法达成目的。 而且目前严打资产重组,依靠重组预期也比较困难,因此我不建议追高任何的高估值品种。 虽然我的风格是做高成长性的公司,但有一些条件,真正高成长性的公司在高估值买入,必须具有极其强大的护城河,或是专有技术等。而中国的上市公司多为制造业为主,很难说有什么特别的竞争优势,很多所谓细分行业的龙头和竞品的差距也没有达到足够的距离。这些公司如果估值达到40-50倍,其实要求的成长率从长期看很难实现。高估值的前提是,公司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而A股目前这样的公司很少。 这和在美股市场投资那些超高成长性的科技龙头有本质性的区别。

 

国际市场投资

 

我美股的仓位基本没有变化。特斯拉在公布财报后连续上涨,收复了一部分失地,而英伟达则创出了新高。对于智能汽车、自动驾驶和电动化的新世界,已经有很多人讲过了,我也不想再加以重复。

 

而目前特斯拉的Model 3 对于整个电动汽车行业都是革命性的,当我们看到Model 3 也可以达到500公里时,事实上已经宣布了传统汽车很难与其竞争。目前可能整个供应链还未做好准备,但从长期来看,电动汽车行业的成败就取决于马斯克的此项行动。 对于这个问题以后有时间单独写文章吧,这里就不再重复了。

 

美元示范基金净值 2.1333,应属于历史新高,相信当特斯拉再度突破历史新高时,净值还能更高一些。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